燒傷疤痕的祛除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疤痕的形成與燒傷深度、創面感染及個體修復能力密切相關,需根據疤痕類型和嚴重程度選擇干預方案。
淺表性疤痕可通過硅酮制劑改善,如硅酮凝膠或硅膠片,這類產品能抑制成纖維細胞過度增殖。洋蔥提取物制劑如復方肝素鈉尿囊素凝膠也具有抗增生作用。壓力療法適用于四肢部位,通過持續加壓減少疤痕血供,需每天佩戴彈力套至少23小時。
增生性疤痕需聯合治療,糖皮質激素局部注射可軟化疤痕組織,常用藥物包括曲安奈德。激光治療中脈沖染料激光可消退紅斑,點陣激光能促進膠原重塑。伴有瘙癢疼痛者可外用復方利多卡因乳膏緩解癥狀。
攣縮性疤痕影響關節功能時需手術干預,Z成形術通過改變疤痕走向松解張力,皮膚擴張術能獲取匹配的正常皮膚進行修復。術后需配合放療防止復發,一般照射劑量控制在15-20Gy范圍。
疤痕修復期間需嚴格防曬,紫外線會加重色素沉著。維生素E膠囊刺破后涂抹可輔助保濕,但需避開未完全愈合的創面。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有助于膠原蛋白合成。
深度燒傷創面愈合后應盡早開始疤痕干預,黃金治療期為創面愈合后1-3個月。兒童疤痕增生風險較高,需加強隨訪觀察。疤痕體質者應避免采用磨削等有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