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與龜頭粘連可通過溫水清洗、手動分離、外用藥物、包皮環切術、術后護理等方式治療。包皮與龜頭粘連通常由先天性發育異常、局部衛生不良、反復炎癥刺激、包莖、糖尿病等因素引起。
每日用38-40℃溫水輕柔沖洗粘連部位,配合中性沐浴露清除分泌物。清洗時避免用力翻扯包皮,持續1-2周可軟化角質層。此方法適用于輕度生理性粘連,需配合后續護理措施。
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漸進式手法分離,清洗后涂抹凡士林潤滑,用棉簽沿粘連邊緣緩慢推擠。每次操作不超過5分鐘,隔日一次,2-3周內完成分離。操作后需立即消毒并保持干燥。
合并炎癥時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復方多粘菌素B軟膏或曲安奈德益康唑乳膏。藥物涂抹前需清潔患處,每日2次連續使用不超過14天。用藥期間觀察是否出現皮膚刺激反應。
對于反復粘連或包莖患者,采用傳統包皮環切術或商環包皮環切術。手術完整切除過長包皮,術后7-10天拆線。需選擇正規醫療機構,術前需排除凝血功能障礙等禁忌癥。
術后24小時內冰敷減輕腫脹,每日用碘伏消毒創面,穿著寬松棉質內褲。2周內避免劇烈運動,6周內禁止性生活。定期復查確認愈合情況,出現異常滲液需及時就醫。
術后飲食宜補充優質蛋白如魚肉、雞蛋促進修復,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復期可進行散步等低強度運動,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ml以上。日常需養成翻開清洗的衛生習慣,糖尿病患者需嚴格控制血糖。兒童患者建議在青春期前完成治療,成年患者每年體檢時檢查包皮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