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后尿潴留主要表現為排尿困難、膀胱脹滿感、下腹疼痛等癥狀。產后尿潴留可能與分娩損傷、麻醉影響、心理因素、泌尿系統感染、盆底肌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
1、排尿困難
產后尿潴留患者常表現為排尿費力、尿流細弱或無法排出尿液。分娩過程中可能對膀胱或尿道造成機械性壓迫,導致暫時性神經功能紊亂。可通過熱敷下腹部、聽流水聲誘導排尿,必要時需導尿處理。
2、膀胱脹滿感
患者自覺膀胱充盈卻無法排空,叩診可發(fā)現恥骨上區(qū)濁音區(qū)擴大。硬膜外麻醉可能抑制膀胱逼尿肌收縮功能,這種情況通常在麻醉藥物代謝后緩解。建議定時嘗試排尿,避免膀胱過度充盈。
3、下腹疼痛
膀胱過度膨脹可引發(fā)下腹部脹痛或鈍痛,疼痛可能放射至會陰部。分娩時會陰側切或裂傷可能使患者因疼痛恐懼排尿。可采用溫水坐浴緩解肌肉痙攣,疼痛嚴重時可遵醫(yī)囑使用雙氯芬酸鈉栓。
4、殘余尿增多
超聲檢查常顯示排尿后膀胱內殘余尿量超過100毫升。泌尿系統感染如膀胱炎可能加重排尿障礙,可表現為尿頻尿急伴排尿不盡感。確診感染需遵醫(yī)囑使用頭孢克洛等抗生素治療。
5、尿失禁
部分患者可能出現 paradoxical incontinence,即膀胱過度充盈導致不自主溢尿。盆底肌功能障礙是重要誘因,產后可進行凱格爾運動鍛煉。嚴重者需生物反饋治療或使用米多君等藥物改善尿道括約肌功能。
產后應保持每日飲水量1500-2000毫升,避免攝入咖啡因飲料。排尿時選擇舒適體位,可嘗試向前傾斜身體減輕會陰壓力。如產后8小時仍未自主排尿或出現發(fā)熱、血尿等癥狀需立即就醫(yī)。定期進行盆底肌功能評估,產后6周內避免提重物或劇烈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