飯粒卡在喉嚨鼻腔末端可通過海姆立克急救法、鑷子取出、喉鏡手術、鼻腔沖洗、藥物治療等方式處理。這種情況通常由進食過快、咽喉結構異常、會厭功能失調、鼻腔狹窄、神經肌肉協調障礙等原因引起。
1、海姆立克急救法
適用于飯粒完全阻塞氣道時,施救者從背后環抱患者腹部快速向上沖擊,利用肺部殘留氣體將異物排出。操作時需注意力度控制,避免造成肋骨骨折。兒童患者應采用拍背壓胸法,嬰幼兒需改為頭低腳高體位拍背。該方法對意識清醒者效果顯著,但實施后仍需就醫檢查是否有殘留異物。
2、鑷子取出
在可視條件下使用醫用長柄鑷直接夾取異物,需專業人員在額鏡照明下操作。此方法要求飯粒位于扁桃體窩或下咽部等表淺位置,深部異物禁用盲目掏取。操作前可噴少量利多卡因減輕咽反射,取出后需用生理鹽水漱口預防感染。自行嘗試可能導致異物滑落至更深處。
3、喉鏡手術
全麻下通過支撐喉鏡或纖維喉鏡探查并取出深部異物,適用于卡在梨狀窩或聲門區的頑固性飯粒。手術可同時處理伴隨的黏膜損傷或出血,術后需禁食數小時。對于合并會厭囊腫或喉室異常的患者,可同期進行病灶切除。該方法能徹底清除異物但存在麻醉風險。
4、鼻腔沖洗
當飯粒經鼻咽部反流至鼻腔時,可用生理鹽水鼻腔沖洗器從健側鼻孔灌洗,利用水流帶動異物排出。沖洗時保持張口呼吸避免嗆咳,水溫應接近體溫。合并鼻中隔偏曲者需調整沖洗角度,慢性鼻炎患者沖洗后可配合使用鼻用糖皮質激素。每日沖洗不宜超過三次。
5、藥物治療
對于引發局部炎癥的殘留異物,可遵醫囑使用頭孢克洛分散片抗感染、醋酸潑尼松片減輕水腫、氨溴索口服液促進黏液排出。神經性吞咽障礙患者需配合甲鈷胺片營養神經。藥物不能替代異物取出,僅作為輔助治療。用藥期間禁止飲酒并監測過敏反應。
發生異物滯留后應立即停止進食任何固體食物,保持安靜減少吞咽動作。嘗試咳嗽排出時需有人陪同以防窒息,咳嗽無效時不可繼續以免加重嵌頓。老年患者要排查是否存在腦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礙,兒童需排除先天性喉軟骨軟化。恢復期選擇米湯、藕粉等流質飲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日常應養成細嚼慢咽習慣,戴假牙者需定期檢查固定情況。若反復發生食物嵌頓,建議進行電子喉鏡和吞咽功能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