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宮頸炎的治療藥物主要包括抗感染藥物、中成藥和局部用藥三類。該疾病通常由病原體感染、機械損傷或激素失調等因素引起,臨床表現為白帶異常、接觸性出血或下腹墜脹等癥狀。
抗感染藥物適用于明確病原體感染的情況。細菌性宮頸炎可選用頭孢克肟、阿奇霉素等抗生素;支原體感染推薦多西環素或克拉霉素;淋病奈瑟菌感染需使用頭孢曲松聯合阿奇霉素。病毒感染者可考慮干擾素栓等抗病毒藥物。
中成藥在慢性炎癥調理中具有獨特優勢。婦科千金片可清熱除濕,適用于白帶色黃質稠者;金剛藤膠囊能活血化瘀,適合伴隨下腹疼痛的患者;保婦康栓則對合并陰道炎者效果顯著。
局部用藥能直接作用于病灶部位。聚甲酚磺醛溶液可用于宮頸糜爛面的涂抹,硝酸銀溶液適用于顆粒型宮頸炎,而重組人干擾素α2b栓對HPV感染相關的宮頸病變有幫助。
藥物治療需配合生活管理。避免頻繁陰道沖洗,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同時需糾正貧血、糖尿病等基礎疾病。藥物治療無效或伴有宮頸上皮內瘤變者,可能需要物理治療或宮頸錐切術。所有用藥均需經婦科醫生評估后使用,定期復查宮頸TCT和HPV檢測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