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下腹部疼痛可能與胃腸功能紊亂、結腸炎、腸易激綜合征、輸尿管結石、盆腔炎等因素有關。左下腹部疼痛通常由消化系統、泌尿系統或生殖系統疾病引起,需結合具體癥狀判斷病因。
1、胃腸功能紊亂
胃腸功能紊亂多與飲食不當、精神緊張等因素相關,表現為左下腹隱痛或脹痛,可能伴隨腹瀉或便秘。調整飲食結構、規律作息有助于緩解癥狀,必要時可遵醫囑使用雙歧桿菌三聯活菌散、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等益生菌制劑調節腸道菌群。
2、結腸炎
結腸炎常因感染或免疫異常導致,疼痛多呈持續性,伴隨黏液便或血便。腸鏡檢查可明確診斷,輕癥可通過美沙拉嗪腸溶片、柳氮磺吡啶腸溶片等藥物控制炎癥,重癥需住院治療。
3、腸易激綜合征
腸易激綜合征屬于功能性腸病,疼痛與排便相關,可能交替出現腹瀉與便秘。治療以調節腸道敏感度為主,可選用匹維溴銨片、曲美布汀片等解痙藥物,配合認知行為療法改善癥狀。
4、輸尿管結石
左側輸尿管下段結石可引發突發性絞痛,向會陰部放射,常伴血尿。超聲檢查可確診,小于6毫米的結石可通過多飲水、服用排石顆粒促進排出,較大結石需體外沖擊波碎石治療。
5、盆腔炎
女性患者需考慮盆腔炎可能,表現為下腹墜痛、白帶異常,可能伴有發熱。婦科檢查可見附件區壓痛,需使用鹽酸左氧氟沙星片、甲硝唑片等抗生素治療,慢性期可配合物理療法。
出現左下腹疼痛時應避免劇烈運動,暫時禁食辛辣刺激食物。建議記錄疼痛性質、持續時間及伴隨癥狀,若疼痛持續超過24小時、出現發熱或便血等情況需立即就醫。日常注意保持規律飲食,適量補充膳食纖維,避免久坐壓迫腹部。女性患者需注意經期衛生,泌尿系統問題患者應保證每日飲水量超過20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