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皮屑增多可能由生理性因素和病理性因素共同引起,常見原因包括頭皮干燥、脂溢性皮炎、銀屑病等。輕微頭皮屑通常通過調整洗護習慣即可改善,若伴隨紅腫、瘙癢或大片脫屑需就醫排查皮膚病。
生理性因素
頭皮干燥是秋冬季節常見誘因,水溫過高、頻繁燙染會破壞頭皮屏障。建議選擇含甘油、神經酰胺的保濕洗發水,洗頭頻率控制在2-3天一次,水溫不超過38℃。
頭皮清潔不足可能導致馬拉色菌過度繁殖。表現為灰白色細小鱗屑,洗頭后減輕。可交替使用含吡啶硫酮鋅ZPT和酮康唑的藥用去屑洗發水,每周2-3次。
病理性因素
脂溢性皮炎與皮脂分泌異常有關,典型癥狀為油膩性黃色鱗屑,多發于發際線和耳后。臨床常用二硫化硒洗劑抑制真菌,配合含糖皮質激素的外用藥緩解炎癥。
銀屑病引發的頭皮屑呈銀白色斑塊狀,邊界清晰。需通過皮膚鏡確診,治療需聯合煤焦油洗劑、卡泊三醇搽劑等藥物控制角質增生。
長期壓力、維生素B族缺乏也可能加重癥狀。每日補充30-50g堅果,攝入足量深綠色蔬菜有助于改善頭皮代謝。若脫屑面積持續擴大或伴隨脫發,建議皮膚科進行真菌培養和伍德燈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