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腫痛可能由結膜炎、麥粒腫或過敏性眼瞼炎引起,通常與感染、過敏或外傷等因素相關。癥狀發展從輕微紅腫、刺痛逐漸進展為明顯腫脹、分泌物增多,嚴重時可影響視力。
結膜炎俗稱紅眼病是最常見原因,多由細菌或病毒感染引發。患者常伴有眼瞼紅腫、結膜充血及黃色分泌物,晨起時可能出現睫毛粘連。病毒性結膜炎具有傳染性,需避免揉眼和共用毛巾。治療可選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更昔洛韋眼用凝膠等抗感染藥物,冷敷能緩解腫脹。
麥粒腫瞼腺炎是睫毛毛囊或瞼板腺的急性化膿性炎癥。早期表現為局部硬結伴壓痛,3-5天后形成黃色膿頭。發病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相關,糖尿病患者更易復發。未化膿時可熱敷促進炎癥消退,化膿后需眼科醫生切開排膿,避免自行擠壓。
過敏性眼瞼炎多由花粉、塵螨等過敏原觸發。典型特征為雙眼同時出現水腫、瘙癢,可能伴有打噴嚏等過敏癥狀。急性發作時可使用依美斯汀滴眼液抗過敏,冷敷減輕血管擴張。反復發作者需檢測過敏原,減少接觸寵物毛發、化妝品等常見致敏物。
外傷性腫脹常見于眼部撞擊或蚊蟲叮咬。受傷24小時內冰敷可減少組織滲出,48小時后熱敷促進淤血吸收。若出現視力模糊、眼球轉動疼痛需排查眼眶骨折等深層損傷。
持續腫痛超過3天、伴隨發熱或視力下降者應及時就診。日常注意眼部清潔,避免使用過期化妝品,隱形眼鏡佩戴者需嚴格消毒鏡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