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囊腫可通過定期觀察、藥物治療、穿刺抽吸、腹腔鏡手術、開腹手術等方式治療。附件囊腫可能與內分泌失調、炎癥刺激、子宮內膜異位癥、先天性發育異常、惡性腫瘤等因素有關。
1、定期觀察
體積較小且無臨床癥狀的生理性囊腫通常建議定期復查。卵巢黃體囊腫或濾泡囊腫多在2-3個月經周期后自行消退,期間通過超聲監測囊腫變化,無須特殊處理。復查頻率建議每3-6個月一次,重點觀察囊腫直徑是否超過5厘米或出現實性成分。
2、藥物治療
適用于炎性囊腫或子宮內膜異位囊腫。頭孢克肟可控制盆腔炎癥,桂枝茯苓膠囊能活血化瘀,戈舍瑞林可抑制異位內膜生長。藥物治療需配合超聲復查評估療效,若用藥3個月后囊腫未縮小則需調整方案。藥物治療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以防囊腫扭轉。
3、穿刺抽吸
在超聲引導下對單純性囊腫進行穿刺引流,適用于不宜手術的高齡患者或復發性囊腫。抽取囊液送病理檢查排除惡變可能,酒精硬化治療可降低復發概率。該方法創傷小但存在囊液滲漏風險,術后需臥床觀察6小時并預防性使用抗生素。
4、腹腔鏡手術
對持續存在超過6個月或直徑超過5厘米的囊腫推薦腹腔鏡下囊腫剔除術。手術完整剝離囊壁并保留正常卵巢組織,術中快速病理檢查可明確性質。該術式恢復快且疤痕小,但需警惕術中囊壁破裂導致種植轉移的風險,術后需避孕3-6個月。
5、開腹手術
懷疑惡性或囊腫巨大粘連嚴重時需開腹探查。根據術中冰凍病理結果決定手術范圍,可能涉及附件切除或全面分期手術。開腹手術視野暴露更充分,但術后恢復較慢,需預防腸粘連和下肢靜脈血栓。絕經后女性新發囊腫建議直接手術探查。
附件囊腫患者日常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過度勞累。飲食注意營養均衡,適量增加優質蛋白和新鮮蔬菜水果攝入,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月經期避免劇烈運動和性生活,出現下腹劇痛或異常陰道流血需立即就醫。術后患者應遵醫囑定期復查腫瘤標志物和盆腔超聲,監測復發情況。合并內分泌紊亂者可配合中醫調理,但須避免自行服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