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舊性肛裂的癥狀主要表現為排便疼痛、便血、肛門瘙癢和排便困難。陳舊性肛裂通常由長期便秘、肛門局部血液循環不良、肛門括約肌痙攣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隨肛周皮膚裂傷、肛門狹窄等并發癥。
1、排便疼痛
陳舊性肛裂患者在排便時會出現劇烈疼痛,疼痛可能持續數小時。疼痛通常位于肛門后正中線,呈撕裂樣或刀割樣。排便后疼痛可能減輕,但隨后再次加重。長期疼痛可能導致患者恐懼排便,進一步加重便秘。
2、便血
陳舊性肛裂患者排便時可能出現少量鮮紅色血液,血液通常附著于糞便表面或手紙上。便血程度一般較輕,不會出現大量出血。長期反復便血可能導致貧血,但這種情況較為少見。
3、肛門瘙癢
由于肛裂創面分泌物刺激肛周皮膚,患者可能出現肛門瘙癢癥狀。瘙癢在夜間可能加重,影響睡眠質量。患者應避免搔抓,以免加重皮膚損傷和感染風險。
4、排便困難
陳舊性肛裂患者常伴有排便困難,表現為排便費力、排便時間延長。這與肛門括約肌痙攣和患者因疼痛而抑制排便反射有關。長期排便困難可能形成惡性循環,加重肛裂病情。
5、肛周皮膚改變
長期存在的肛裂可能導致肛周皮膚出現哨兵痔、肛乳頭肥大等繼發性改變。這些改變可能進一步加重排便不適感。哨兵痔表現為肛緣皮膚隆起,質地較硬,觸痛明顯。
陳舊性肛裂患者應注意保持大便通暢,增加膳食纖維攝入,多飲水,養成定時排便習慣。可進行溫水坐浴緩解癥狀,避免久坐久站。癥狀持續不緩解或加重時,應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使用促進創面愈合的藥物或考慮手術治療。日常生活中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肛周清潔干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