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體切割術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主要有視網膜脫離、眼內出血、白內障加重、眼內感染、青光眼等。玻璃體切割術是治療多種眼底疾病的重要手術方式,術后需密切觀察眼部情況。
1、視網膜脫離
玻璃體切割術后可能發(fā)生視網膜脫離,多因術中操作牽拉視網膜或術后玻璃體腔填充物移位導致。患者會出現視力下降、視野缺損等癥狀。需通過眼底檢查確診,嚴重者需再次手術復位視網膜。術后避免劇烈運動有助于預防該并發(fā)癥。
2、眼內出血
手術中可能損傷視網膜血管導致出血,術后早期也可見前房或玻璃體腔積血。少量出血可自行吸收,大量出血可能影響視力恢復,需藥物止血或再次手術清除。高血壓患者術前需控制血壓,術后避免用力咳嗽或揉眼。
3、白內障加重
玻璃體切割術會加速原有白內障進展,尤其糖尿病患者更易發(fā)生。表現為術后視力逐漸下降,晶狀體混濁加重。可通過白內障超聲乳化手術解決,建議術后定期復查晶狀體狀況。
4、眼內感染
術后眼內炎是最嚴重的并發(fā)癥之一,多由術中污染導致。患者會出現眼痛、視力急劇下降、眼瞼腫脹等癥狀。需立即進行玻璃體腔注藥或再次手術,同時全身使用抗生素。嚴格無菌操作和術后抗生素預防是關鍵。
5、青光眼
術后可能因炎癥反應、填充物阻塞房角等原因引起眼壓升高。表現為眼脹頭痛、惡心嘔吐等癥狀。需使用降眼壓藥物控制,嚴重者需手術引流。術后定期監(jiān)測眼壓,避免使用縮瞳藥物。
玻璃體切割術后需保持術眼清潔,避免進水或揉眼,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和抗炎眼藥水。飲食宜清淡,多攝入富含維生素A和葉黃素的食物如胡蘿卜、菠菜等。術后1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睡眠時抬高頭部。出現眼紅、眼痛、視力下降等異常癥狀應及時復診。定期眼底檢查有助于早期發(fā)現并發(fā)癥,多數并發(fā)癥通過及時處理可獲得良好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