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不出汗時,可以通過適量運動、拔火罐、藥物治療等方法改善。
夏天長期處在空調室內,很少運動,出汗少,導致體內濕氣聚集,更影響出汗,可根據自身體質選擇快走、慢跑、打球等運動加速血液循環,促使汗液排出,減輕濕氣聚集情況,可能使出汗更順暢。
體內濕氣重,毛竅閉阻時,也會影響出汗。可嘗試拔罐,利用拔罐產生的真空負壓,作用在經絡穴位上,使毛孔張開,皮膚充血,排出體內濕氣,能達到發汗解表、行氣活血、溫經散寒的作用。
腎陽虛嚴重時,在夏天也有手腳冰涼、不出汗表現,可服用金匱腎氣丸、桂附地黃丸、等藥物溫補腎陽,改善畏寒怕冷表現,可增加出汗量。神經損傷導致不出汗時,可用谷維素片、甲鈷胺片、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注射液等藥物修復受損神經,改善不出汗癥狀。應用藥物時要遵醫囑,不可擅自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