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膜息肉可通過牙齦清潔、藥物治療、激光治療、手術切除、定期復查等方式治療。牙周膜息肉通常由牙菌斑刺激、牙結石壓迫、牙齒排列不齊、慢性牙周炎、創傷性咬合等原因引起。
1、牙齦清潔:
每日使用巴氏刷牙法配合牙線清潔牙齦溝,減少菌斑堆積。選擇含氯己定的漱口水抑制細菌繁殖,每季度接受一次專業齦下刮治清除頑固牙結石。
2、藥物治療:
局部涂抹鹽酸米諾環素軟膏控制炎癥,口服甲硝唑片聯合阿莫西林克拉維酸鉀對抗厭氧菌感染。息肉體積較大時可注射曲安奈德混懸液促進消退。
3、激光治療:
采用Nd:YAG激光精準氣化增生組織,術中出血量少且能同步滅菌。對于直徑小于5mm的息肉,單次治療即可達到滿意效果,術后無需縫合。
4、手術切除:
傳統牙齦切除術適用于基底較寬的息肉,高頻電刀切除能有效止血。顯微鏡輔助下的顯微外科手術可精準保留健康牙齦組織,降低復發風險。
5、定期復查:
術后每3個月檢查牙周探診深度,拍攝根尖片監測牙槽骨狀態。佩戴咬合墊矯正創傷性咬合,正畸治療改善牙齒排列異常等致病因素。
日常飲食應增加獼猴桃、西蘭花等維生素C含量高的食物促進牙齦修復,避免咀嚼硬物造成機械刺激。堅持每天叩齒100次增強牙周組織血運,游泳時采用鼻呼吸減少氯氣對牙齦的化學刺激。術后6周內使用兒童軟毛牙刷輕柔清潔手術區域,定期用生理鹽水含漱保持口腔環境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