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長痘痘可能與毛囊炎、痤瘡、濕疹、真菌感染或過敏反應有關。痘痘的形成通常由皮脂分泌過多、毛囊堵塞、細菌感染、激素水平變化或外界刺激等因素引起,可通過皮膚清潔、外用藥物、調整飲食等方式改善。
毛囊炎主要由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感染引起,表現為紅色丘疹伴疼痛。輕度毛囊炎可通過碘伏消毒和莫匹羅星軟膏處理,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痤瘡與雄激素水平升高相關,常見于面部和胸背部。典型表現為粉刺、炎性丘疹,嚴重時出現膿皰。維A酸乳膏可改善角質代謝,過氧苯甲酰凝膠能抑制痤瘡丙酸桿菌,中重度痤瘡需配合口服多西環素。
濕疹屬于過敏性皮膚炎癥,特征為對稱分布的紅斑和丘疹。急性期有滲出傾向,慢性期呈現苔蘚樣變。氯雷他定可緩解瘙癢,氫化可的松乳膏適用于局部皮損,日常需避免接觸洗滌劑等刺激物。
真菌感染如體癬會出現環形紅斑伴脫屑,酮康唑乳膏或特比萘芬乳膏具有抗真菌效果。保持皮膚干燥能預防復發,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時控制血糖。
過敏反應常見于接觸化妝品或金屬飾品,表現為突發瘙癢性風團。口服西替利嗪配合冷敷可緩解癥狀,反復發作者建議進行過敏原檢測。衣物材質選擇純棉織物,洗滌時徹底漂凈殘留洗滌劑。
持續加重的皮膚病變或伴隨發熱等全身癥狀時,應及時到皮膚科就診。專業醫生可通過真菌鏡檢、皮膚活檢等檢查明確診斷,必要時采用光動力治療等醫療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