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閃了可通過臥床休息、冷熱敷交替、藥物鎮(zhèn)痛、物理治療、康復訓練等方式緩解。急性腰扭傷多由姿勢不當、肌肉勞損、腰椎間盤壓力驟增、小關節(jié)錯位、軟組織炎癥等因素引起。
1、臥床制動: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活動,選擇硬板床仰臥,膝關節(jié)下方墊軟枕使髖關節(jié)屈曲15-30度,減輕腰椎壓力。建議保持制動24-48小時,避免翻身或坐起時腰部扭轉,必要時佩戴腰圍提供支撐。
2、冷熱敷交替:
損傷后48小時內(nèi)每2小時冰敷15分鐘,低溫可收縮血管減輕腫脹。48小時后改用熱敷促進血液循環(huán),可用40℃熱水袋包裹毛巾敷于患處,每日3次,每次20分鐘。冷熱交替能緩解肌肉痙攣并加速代謝廢物清除。
3、藥物鎮(zhèn)痛: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塞來昔布、雙氯芬酸鈉可緩解疼痛和炎癥。肌肉痙攣嚴重時可配合鹽酸乙哌立松等肌松劑,外用扶他林乳膏或氟比洛芬凝膠貼膏局部涂抹。藥物需遵醫(yī)囑使用,避免空腹服藥。
4、物理治療:
超聲波治療通過高頻振動促進組織修復,干擾電療法可阻斷痛覺傳導。急性期后采用腰椎牽引調(diào)整關節(jié)位置,治療師指導的麥肯基療法能逐步恢復腰椎活動度,每周3次,10次為一療程。
5、核心肌群訓練:
疼痛緩解2周后開始腰背肌鍛煉,平板支撐、臀橋運動每天各做3組,每組維持15秒。游泳和快走可增強脊柱穩(wěn)定性,避免過早進行彎腰搬重物、高爾夫等旋轉性運動。
恢復期需保持每日鈣攝入800mg,多食用牛奶、豆腐、深綠色蔬菜。睡眠采用側臥屈膝姿勢減輕腰椎負荷,久坐時使用符合人體工學的腰靠。若出現(xiàn)下肢麻木、排尿困難需立即就醫(yī)排除椎間盤突出壓迫神經(jīng)。漸進式增加運動強度,6周內(nèi)避免提舉超過5公斤的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