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虛火旺是中醫常見證候,主要表現為陰液不足導致虛熱內生。常見癥狀包括潮熱盜汗、五心煩熱、咽干口燥、失眠多夢、舌紅少苔等。
1、潮熱盜汗:午后或夜間突發潮熱,伴隨前胸后背出汗,醒后汗止。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相關,可飲用百合銀耳羹滋陰,避免辛辣燥熱食物。
2、五心煩熱:手足心發熱伴心胸煩悶,體溫正常但自覺灼熱。因陰不制陽所致,建議按摩涌泉穴,食用雪梨、荸薺等涼潤食材。
3、咽干口燥:咽喉干燥疼痛,飲水不解渴,晨起尤甚。津液不足導致黏膜失潤,可用麥冬、石斛泡水代茶,避免高聲說話。
4、失眠多夢:入睡困難伴多夢易醒,夢內容多紛雜。虛火擾心所致,睡前可練習八段錦"搖頭擺尾"式,臥室保持適度濕度。
5、舌紅少苔:舌體瘦小發紅,苔薄或剝落,嚴重者出現裂紋。陰血虧虛的典型舌象,需長期調養,忌食煎炸燒烤類食品。
陰虛火旺者日常宜選擇游泳、太極等緩和運動,飲食側重百合、山藥、黑芝麻等滋陰食材,避免熬夜耗傷陰血。癥狀持續加重需中醫辨證施治,必要時配合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等方劑調理。保持情緒平穩有助于減少虛火擾動,建議通過冥想、書法等方式舒緩情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