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腸鏡后惡心嘔吐可通過保持側臥休息、少量多次飲用溫水、按壓內關穴、遵醫囑使用止吐藥物、及時告知醫護人員等方式緩解。惡心嘔吐可能與麻醉反應、胃腸刺激、低血糖、藥物副作用、術前禁食時間不足等因素有關。
1、保持側臥休息
檢查后需保持側臥位休息,避免嘔吐物誤吸。麻醉藥物可能抑制咽喉反射,平躺時嘔吐易導致呼吸道阻塞。建議家屬陪同觀察,頭部墊高15-30度,保持環境安靜通風。通常2-4小時后麻醉作用逐漸消退,癥狀會自行緩解。
2、少量多次飲用溫水
術后1小時可嘗試少量飲用溫水,每次不超過50毫升,間隔15分鐘。溫水能稀釋胃酸,減輕黏膜刺激。避免飲用含糖飲料或冷水,可能加重胃腸痙攣。若飲水后仍嘔吐,需暫停攝入并聯系
3、按壓內關穴
位于腕橫紋上三橫指的內關穴,持續按壓3-5分鐘有助于緩解惡心感。可采用拇指指腹以適度力度旋轉按壓,雙側交替進行。該方法對輕度麻醉反應引起的惡心有效,若伴隨劇烈腹痛或嘔血需立即就醫。
4、遵醫囑使用止吐藥物
嚴重嘔吐可遵醫囑使用鹽酸昂丹司瓊片、甲氧氯普胺片或多潘立酮片等止吐藥。這些藥物通過阻斷中樞或外周嘔吐反射起作用,但需排除腸穿孔等并發癥后方可使用。服藥后可能出現頭痛或便秘等副作用。
5、及時告知醫護人員
持續嘔吐超過6小時、嘔出膽汁或血液、伴隨劇烈腹痛或發熱時,需立即通知醫療團隊。可能提示腸黏膜損傷、麻醉并發癥或電解質紊亂。醫護人員會評估是否需要靜脈補液、影像學檢查或進一步治療。
術后24小時內建議進食米湯、藕粉等流質食物,避免奶制品和高纖維食物。起床時動作需緩慢,防止體位性低血壓加重惡心感。若出現心慌、冷汗等低血糖癥狀,可含服少量糖塊。日常需監測體溫和排便情況,48小時內禁止駕駛或高空作業。多數患者癥狀在12小時內自行消退,持續不緩解需復查電解質和腹部體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