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上出現很多白點可能與白癜風、花斑癬、白色糠疹、貧血痣、無色素痣等因素有關。皮膚白斑的形成通常由黑色素細胞功能異常、真菌感染、皮膚干燥、血管發育缺陷、先天色素缺失等原因引起,需結合臨床表現和醫學檢查明確診斷。
白癜風是一種后天性色素脫失性疾病,典型表現為邊界清晰的乳白色斑片,可發生于任何部位。發病與自身免疫攻擊黑色素細胞有關,部分患者伴有甲狀腺疾病等免疫異常。臨床常用丙酸氟替卡松乳膏、他克莫司軟膏等藥物進行局部治療,嚴重者可嘗試窄譜中波紫外線光療。
花斑癬由馬拉色菌感染引起,表現為胸背部多發圓形白斑,表面有細碎鱗屑。濕熱環境、油性皮膚易誘發,真菌鏡檢可確診。治療選用酮康唑洗劑外用,頑固病例需口服伊曲康唑。保持皮膚清潔干燥有助于預防復發。
常見于兒童面部的色素減退斑,邊緣模糊伴輕度脫屑,可能與日曬或皮膚干燥有關。通常無須特殊治療,可自行消退,嚴重時使用尿素軟膏滋潤。避免過度清潔,日常注意防曬可改善癥狀。
先天性局部血管發育異常導致的蒼白色斑,摩擦后周圍皮膚發紅而白斑不變色是特征表現。病變區域毛細血管收縮功能障礙所致,一般不影響健康。目前無有效治療方法,必要時可通過激光改善外觀。
出生或幼年出現的局限性白斑,形態規則且終身穩定,屬于黑色素細胞減少性皮膚病。與遺傳因素相關,組織病理顯示表皮黑素細胞數量減少。通常無須干預,大面積影響美觀時可考慮表皮移植。
發現皮膚異常白斑應盡早就診皮膚科,通過伍德燈檢查、皮膚鏡或病理檢查明確性質。日常需避免暴曬和皮膚外傷,均衡攝入含銅、鋅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堅果、海產品等。保持規律作息,減少精神壓力對免疫系統的影響,白癜風患者尤其需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化妝品。皮膚護理建議選用溫和清潔產品,沐浴后及時涂抹保濕劑維持皮膚屏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