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炎可通過抗生素治療、中藥調理、物理治療、生活方式調整、手術治療等方式緩解。該病通常由細菌感染、衛生不良、免疫力低下、鄰近器官炎癥蔓延、醫源性操作等因素引起。
1、抗生素治療:細菌感染是附件炎的主要病因,臨床常用頭孢曲松、多西環素、甲硝唑等廣譜抗生素。抗生素需足療程使用,避免耐藥性產生。治療期間需定期復查血常規及盆腔超聲。
2、中藥調理:婦炎康復膠囊含金銀花、蒲公英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適合慢性炎癥輔助治療。中藥需連續服用2-3個月經周期,可與抗生素聯用。體質虛寒者需配伍溫陽藥物。
3、物理治療:下腹熱敷可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每日2次,每次20分鐘。超短波治療需由專業醫師操作,每周3次,10次為療程。急性期禁用物理療法。
4、生活方式調整:每日溫水清洗外陰,避免盆浴及陰道沖洗。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減少騎自行車等壓迫盆腔運動。保證7小時睡眠增強免疫力。
5、手術治療:輸卵管膿腫或盆腔粘連嚴重者需腹腔鏡探查,根據情況行膿腫引流術或輸卵管成形術。術后需配合抗生素預防感染,3個月內避免劇烈運動。
患者應保持低糖飲食,多攝入西蘭花、深海魚等抗炎食物,每日進行30分鐘快走或瑜伽。月經期勤換衛生巾,選擇純棉透氣內褲。持續腹痛或發熱需及時復查血常規,避免轉為慢性炎癥。中藥治療期間觀察排便情況,出現腹瀉應調整用藥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