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朵里面長痘痘可通過局部清潔、外用藥物、物理治療等方式去除,可能與毛囊炎、皮脂腺囊腫、外耳道癤腫等因素有關。
1、局部清潔
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潔是基礎處理措施。使用生理鹽水或醫用酒精棉簽輕柔擦拭患處,避免擠壓或抓撓。清潔后保持耳道通風,減少汗液和油脂堆積。若伴隨瘙癢,可冷敷緩解癥狀。
2、外用藥物
細菌感染引起的痘痘可遵醫囑使用莫匹羅星軟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生素藥膏。真菌感染需選用酮康唑乳膏等抗真菌藥物。化膿性病灶可配合魚石脂軟膏促進膿液排出。用藥前需清潔雙手,避免交叉感染。
3、物理治療
較大膿腫需由醫生進行切開引流,術后定期換藥。頑固性癤腫可采用紅外線照射或超短波治療,促進炎癥消退。操作需嚴格消毒器械,治療后保持創面干燥。
4、病因處理
反復發作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長期戴耳機或進水可能損傷耳道皮膚屏障,應減少機械刺激。皮脂腺分泌旺盛者需調整飲食結構,限制高糖高脂食物攝入。
5、日常防護
避免使用尖銳物品掏耳,洗澡時可用防水耳塞。枕巾需定期高溫消毒,油性皮膚者可每周用硫磺皂清潔耳周。耳部出現紅腫熱痛或聽力下降時需及時就醫。
耳朵長痘期間應避免游泳、潛水等可能進水的活動,忌食辛辣刺激食物。選擇透氣性好的耳機,使用時間不宜過長。若痘痘持續兩周未消退、伴隨發熱或淋巴結腫大,需排除惡性腫瘤可能,盡早就醫完善耳內鏡或病理檢查。日常注意增強免疫力,規律作息有助于預防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