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牙疼可能由齲齒、牙髓炎、牙齦炎、智齒冠周炎或牙隱裂等問題引起。牙疼通常表現為陣發性刺痛、持續性脹痛或咀嚼時疼痛加劇,嚴重時可伴隨牙齦腫脹、面部放射性疼痛。
齲齒是牙疼最常見的原因。牙齒表面被細菌腐蝕形成齲洞,當齲壞深入牙本質時會引發敏感疼痛。早期可通過補牙修復,若發展為深齲需根管治療。牙髓炎多由齲齒未及時治療導致,表現為自發性跳痛,夜間加重,需進行根管治療清除感染牙髓。
牙齦炎因牙菌斑堆積刺激牙齦引起,表現為牙齦紅腫、刷牙出血。通過超聲波潔牙配合甲硝唑含漱液可有效控制炎癥。智齒冠周炎常見于阻生智齒,周圍牙齦形成盲袋易積存食物殘渣,引發腫痛,急性期需沖洗上藥,炎癥消退后建議拔除阻生齒。
牙隱裂多發生于咀嚼硬物后,裂紋可能延伸至牙髓導致疼痛。輕度隱裂可用樹脂粘接修復,嚴重者需做全冠保護。長期磨牙癥患者可能出現牙齒過度磨損,建議佩戴咬合墊減少牙齒損耗。
日常護理需堅持巴氏刷牙法,使用含氟牙膏,配合牙線清潔鄰面。每半年進行一次口腔檢查,發現齲齒及早處理。若出現冷熱刺激痛持續超過30秒或夜間痛醒,應及時就診排除牙髓病變。孕婦、糖尿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出現牙疼更應積極治療,避免感染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