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銀屑病又稱類銀屑病在中醫理論中主要與血熱、血燥、濕熱蘊結等因素相關。該病可能由外感風邪、情志失調、飲食不節、稟賦不足等原因引起,通常表現為皮膚紅斑、鱗屑、瘙癢等癥狀。
外感風邪是常見誘因。風邪侵襲肌表,與體內熱毒相搏,導致氣血運行不暢,皮膚失養?;颊呖杀憩F為皮疹色紅、瘙癢明顯,治療需疏風清熱,常用消風散加減。
情志失調影響氣血運行。長期抑郁或焦慮易致肝氣郁結,郁久化火,灼傷陰血。此類患者皮疹多伴干燥脫屑,情緒波動時加重,治療宜疏肝解郁,可選用丹梔逍遙散配合局部潤膚。
飲食不節釀生濕熱。過食辛辣肥甘損傷脾胃,濕熱內生,外發肌膚。皮損常見于皺褶部位,表面油膩,可伴口苦黏膩。調理需健脾化濕,方用除濕胃苓湯加減。
稟賦不足致正虛邪戀。素體陰虛或氣虛者,易感外邪且難以透散,病程遷延。皮損色淡紅,反復發作,治療需益氣養陰,常用玉屏風散合六味地黃丸。
少數患者可能因久病入絡出現血瘀證候,表現為皮疹暗紅、肥厚難退,需活血化瘀通絡,方選桃紅四物湯。若皮損廣泛或合并感染,建議及時中西醫結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