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附件炎是女性盆腔內輸卵管和卵巢的急性感染性疾病,醫學上稱為急性輸卵管卵巢炎。該病起病急驟,主要表現為下腹部劇痛、發熱、陰道分泌物異常,嚴重者可引發盆腔膿腫或敗血癥。
急性附件炎通常由三類因素引起。病原體感染是最主要病因,淋病奈瑟菌、衣原體等性傳播病原體占60%以上,大腸桿菌、厭氧菌等上行感染占30%。盆腔手術操作如人工流產、宮腔鏡檢查后,細菌經器械帶入盆腔的風險增加5-8倍。月經期性生活可使感染概率提升3倍,經血逆流為細菌繁殖提供條件。
典型癥狀呈現漸進性加重特點。早期出現雙側下腹持續性墜痛,活動后加劇,約80%患者伴有38℃以上高熱。病情進展后出現膿性白帶增多,實驗室檢查顯示白細胞計數超過10×10?/L,C反應蛋白顯著升高。嚴重者出現寒戰、惡心等全身中毒癥狀,超聲可見輸卵管增粗或盆腔積液。
臨床治療采用階梯方案。輕中度感染需臥床休息,禁止性生活,頭孢曲松聯合多西環素靜脈給藥14天。盆腔膿腫形成者需穿刺引流,抗生素療程延長至21天。合并輸卵管積膿時,腹腔鏡手術清除病灶能保留90%患者的生育功能。治療期間需監測肝腎功能,每48小時評估療效。
預防需注意三個關鍵環節。性生活衛生降低60%感染風險,建議使用避孕套。婦科手術后預防性使用抗生素可使感染率從15%降至3%。月經期避免盆浴、游泳等行為。急性期及時治療可避免30%的慢性盆腔痛后遺癥,延誤治療者不孕風險增加至40%。出現持續腹痛伴發熱時應24小時內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