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發(fā)炎通常可遵醫(yī)囑使用阿莫西林膠囊、頭孢呋辛酯片、蒲地藍消炎片、乳癖消片、紅霉素軟膏等藥物。乳腺發(fā)炎可能與細菌感染、乳汁淤積、乳腺導管阻塞等因素有關,需根據病因選擇抗感染、消腫散結類藥物,哺乳期患者用藥需謹慎。
一、藥物
1、阿莫西林膠囊
阿莫西林膠囊屬于青霉素類抗生素,適用于細菌感染引起的乳腺炎。該藥通過抑制細菌細胞壁合成發(fā)揮殺菌作用,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常見致病菌有效。哺乳期使用需評估嬰兒過敏風險,用藥期間可能出現胃腸不適或皮疹等不良反應。
2、頭孢呋辛酯片
頭孢呋辛酯片為第二代頭孢菌素,對耐藥性較強的細菌性乳腺炎效果較好。其抗菌譜覆蓋鏈球菌和部分厭氧菌,適用于對青霉素過敏患者。需注意與利尿劑合用時可能增加腎毒性,肝功能異常者應調整劑量。
3、蒲地藍消炎片
蒲地藍消炎片是中成藥,含蒲公英、黃芩等成分,具有清熱解毒功效,適合輕度乳腺炎伴紅腫熱痛癥狀。該藥可緩解炎癥反應但無直接殺菌作用,嚴重感染需聯合抗生素。脾胃虛寒者長期服用可能引起腹瀉。
4、乳癖消片
乳癖消片針對乳腺導管阻塞引起的炎癥,含夏枯草、丹參等活血化瘀成分,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適用于非感染性乳腺炎或慢性炎癥,急性化膿性感染需配合抗生素治療。孕婦及月經量多者禁用。
5、紅霉素軟膏
紅霉素軟膏適用于乳頭皸裂合并感染的局部治療,通過抑制細菌蛋白質合成發(fā)揮作用。哺乳前需清潔藥物殘留,避免嬰兒攝入。長期使用可能導致皮膚菌群失調或耐藥性,連續(xù)用藥不宜超過一周。
乳腺發(fā)炎患者除藥物治療外,應保持乳房清潔干燥,哺乳期需排空殘余乳汁。可冷敷緩解脹痛,避免壓迫患側乳房。飲食宜清淡,適量增加維生素C和優(yōu)質蛋白攝入,如西藍花、魚肉等。出現高熱、膿腫形成等情況須立即就醫(yī),不可自行切開引流。定期乳腺檢查有助于早期發(fā)現潛在病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