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內障患者使用眼藥水需注意藥物成分、使用頻率、保存條件、過敏反應及用藥時間。主要有避免含激素藥物、遵醫囑控制滴注次數、避光冷藏保存、警惕眼瞼紅腫等過敏癥狀、固定用藥時間等要點。
1、避免含激素藥物
部分含地塞米松或潑尼松龍的眼藥水可能加速晶狀體混濁進程,尤其長期使用可能加重病情。建議選擇人工淚液或醫生開具的專用白內障緩解藥物,如吡諾克辛鈉滴眼液。使用前需仔細閱讀說明書,確認不含糖皮質激素成分。
2、遵醫囑控制滴注次數
過度使用可能破壞眼表微環境,導致干眼癥或藥物性結膜炎。抗白內障藥物如谷胱甘肽滴眼液通常每日3-4次,具體需根據醫生對晶狀體混濁程度的評估調整。切勿自行增加頻次,兩次用藥間隔應超過5分鐘。
3、避光冷藏保存
多數眼藥水開封后需2-8℃冷藏,如維生素B12滴眼液遇光易分解失效。需檢查包裝是否標注遮光保存要求,每次使用后立即蓋緊瓶蓋。冷藏時避免接觸冰箱后壁,防止藥液凍結影響藥效。
4、警惕過敏反應
新換藥品種類后需觀察是否出現眼瞼水腫、結膜充血等過敏表現。含防腐劑的苯扎氯銨類眼藥水更易引發刺激,可優先選擇單劑量無防腐劑包裝。出現灼燒感應立即停用并用生理鹽水沖洗。
5、固定用藥時間
建議設定早晚固定時間點用藥,與其它眼部藥物間隔10分鐘以上。例如早晨洗漱后和睡前各一次,避免漏用或重復使用。使用前清潔雙手,滴注時避免瓶口接觸眼球造成污染。
白內障患者除規范用藥外,日常需佩戴防紫外線眼鏡減少強光刺激,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攝入補充葉黃素。定期復查晶狀體混濁程度,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避免揉眼及長時間閱讀,室內保持適宜濕度預防干眼。若出現突發視力下降或眼壓升高,應立即停用眼藥水并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