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催乳素血癥是指血液中催乳素水平超過正常范圍的一種內分泌疾病,可能由垂體瘤、藥物影響、甲狀腺功能減退、腎功能不全、胸壁刺激等因素引起。
垂體瘤是高催乳素血癥最常見的原因,尤其是泌乳素瘤。腫瘤壓迫垂體組織導致催乳素分泌異常增多,患者可能出現閉經、溢乳、頭痛等癥狀。治療需根據腫瘤大小選擇多巴胺受體激動劑如甲磺酸溴隱亭片,或考慮經蝶竇垂體瘤切除術。
某些抗精神病藥、抗抑郁藥、胃動力藥等可通過拮抗多巴胺受體或促進催乳素釋放導致血催乳素升高。常見藥物包括利培酮、多潘立酮等。通常在停藥或更換藥物后催乳素水平可逐漸恢復正常。
原發性甲減時,促甲狀腺激素釋放激素分泌增加會刺激催乳素分泌。患者除催乳素升高外,還伴有怕冷、乏力、體重增加等甲減癥狀。補充左甲狀腺素鈉片治療甲減后,催乳素水平多能恢復正常。
慢性腎功能衰竭時催乳素清除率下降,導致血液中催乳素蓄積。此類患者需進行腎功能評估,通過血液透析或腎移植改善腎功能后,催乳素水平可相應降低。
胸部手術、帶狀皰疹、長期乳頭刺激等可通過神經反射途徑促進催乳素分泌。這類情況多為暫時性,去除刺激因素后催乳素水平通常能自行恢復,必要時可短期使用甲磺酸溴隱亭片治療。
高催乳素血癥患者應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過度勞累和精神緊張。飲食上注意均衡營養,適當增加富含維生素B6的食物如香蕉、堅果等。女性患者需關注月經周期變化,定期復查催乳素水平。出現視力下降、劇烈頭痛等緊急癥狀時需立即就醫。長期用藥者應遵醫囑定期評估療效和藥物不良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