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脫性角質松解癥主要表現為手掌或足底皮膚出現片狀脫屑,可能伴有輕微瘙癢或干燥緊繃感。該癥狀可能與遺傳因素、季節變化、局部多汗、接觸刺激物、真菌感染等因素有關。
部分患者存在家族遺傳傾向,表現為反復發作的皮膚角質層剝脫。日常需避免過度清潔,使用含尿素或乳酸的保濕劑修復皮膚屏障。遺傳性病例通常無需特殊治療,但癥狀持續加重時需排查合并癥。
春秋季濕度變化易誘發癥狀,皮膚出現環形或地圖狀鱗屑,基底無紅斑。建議保持環境濕度,避免頻繁使用堿性洗劑。可短期外用凡士林緩解干燥,合并皸裂時可使用水楊酸軟膏。
手足多汗導致角質層水合過度,引發層狀脫皮。建議穿透氣鞋襪,出汗后及時擦干。嚴重者可短期使用氯化鋁溶液抑制汗液分泌,但需注意可能引起皮膚刺激。
長期接觸洗滌劑、溶劑等化學物質會破壞皮膚屏障。表現為指尖或掌紋處脫屑,可能伴發刺痛。處理需佩戴防護手套,使用含神經酰胺的修復霜。合并接觸性皮炎時可短期外用氫化可的松乳膏。
繼發真菌感染時脫屑邊緣可見紅斑或小水皰,需通過真菌鏡檢確診。可聯用酮康唑乳膏抗真菌,配合聯苯芐唑溶液浸泡。反復感染者需排查糖尿病等基礎疾病。
剝脫性角質松解癥患者應避免撕扯皮屑,每日溫水浸泡后及時涂抹保濕霜。飲食注意補充維生素A、維生素E及必需脂肪酸,減少辛辣刺激食物攝入。癥狀持續超過兩周、出現明顯紅腫滲液或伴隨甲改變時,需到皮膚科進行真菌培養或斑貼試驗等檢查。日常可選擇棉質手套減少摩擦,冬季可使用加濕器維持室內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