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膿皰型牛皮癬中醫用藥煎制方法那種好呢?有人認為煎中藥時間越長越好,有人認為煎中藥藥湯越濃越好,認為,煎中藥時間長,中藥里的有效成分都煎出來,溶于水中,會使中藥效果更好,其實這樣的想法有失偏頗,下面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其實,煎藥是不能圖省事的,煎藥器具,加水量及煎煮時間都是有講究的。多選用有蓋的陶瓷砂鍋或搪瓷鍋,加水量,則以浸泡后水面高出飲片2-3厘米為宜,如果藥味多、體積大、吸水強、煎煮時間長的中藥加水宜多些,頭煎加水量宜多些,二煎時適當減少。煎煮前先加水攪拌后浸泡30分鐘左右。煎煮火候、時間等也直接影響湯藥質量,一般先武火(急火),煮沸后文火(慢火)保持煮沸狀態,直至達到煎藥要求。
不同的藥煎法大不同,這直接關系到治療效果,對于治療外感病的發汗解表藥,多系花、葉、全草等,這類藥物性輕揚發散,氣味芳香,含揮發油較多,長時間煎煮容易使其有效成分揮發殆盡。所以煎藥時間要短,宜用武火(大火)急煎。對于滋補調理藥,烹煎時間則需延長,并用文火(小火)慢慢熬煎,頭煎從湯沸后再熬30-60分鐘,濾出藥湯;二煎則在沸后再煮20-30分鐘。文火慢熬,能使藥物成分充分溶解于湯汁之中,可使藥效達到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