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輕微疼痛通常由齲齒、牙齦炎或牙齒敏感引起,可通過生活護理、物理緩解和藥物治療等方式改善。
齲齒是牙齒硬組織被細菌腐蝕形成的缺損,早期表現為進食冷熱酸甜食物時短暫酸痛。日常需減少精制糖攝入,使用含氟牙膏刷牙,齲洞較大時需及時補牙。伴隨癥狀包括食物嵌塞和牙齒表面黑點。
牙齦炎多因牙菌斑堆積導致牙齦紅腫,刷牙時易出血。建議采用巴氏刷牙法清潔牙齦緣,配合牙線清除鄰面菌斑。每日用溫鹽水漱口3-4次可減輕炎癥,持續出血需進行牙周潔治。
牙齒敏感常見于牙釉質磨損或牙齦退縮,表現為冷空氣刺激引發銳痛。可選用抗敏感牙膏含鉀鹽成分,避免橫向用力刷牙。咀嚼過硬食物可能加重楔狀缺損,建議使用軟毛牙刷。
物理緩解可采用冰敷患側面部15分鐘,或含服常溫淡鹽水。避免直接用牙齒咬冰塊,溫度驟變可能誘發牙髓反應。咀嚼丁香花蕾能暫時麻痹神經末梢,但孕婦禁用。
藥物治療可選用布洛芬緩解炎癥性疼痛,人工牛黃甲硝唑針對牙齦膿腫,對乙酰氨基酚適用于單純鎮痛。中成藥如丁細牙痛膠囊含丁香酚成分,牙痛藥水含樟腦酚需棉球局部外敷。
若疼痛持續超過48小時伴夜間加重、牙齦膿包或牙齒松動,需排除牙髓炎或根尖周炎。孕期牙痛建議優先進行無創處理,糖尿病患者出現牙齦腫脹應監測血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