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手脫皮可通過保濕護理、補充營養、外用藥物等方式改善。常見原因包括皮膚干燥、維生素缺乏、接觸性皮炎等。
皮膚干燥是手脫皮的常見誘因。秋冬季節空氣濕度低或頻繁使用洗手液會破壞皮膚屏障,表現為指尖或掌心局部脫屑。建議每日涂抹含尿素或凡士林的護手霜,洗手后及時補涂,避免直接接觸洗滌劑。
維生素A、B族維生素缺乏可能導致皮膚代謝異常。長期挑食或消化吸收不良的兒童易出現指甲周圍脫皮伴輕微瘙癢。可增加胡蘿卜、動物肝臟、全谷物等食物攝入,必要時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復合維生素制劑。
接觸性皮炎多由過敏原刺激引發。玩橡皮泥、接觸堿性玩具或植物汁液后,手指可能出現紅斑、水皰及脫皮。需用清水沖洗患處,短期使用弱效激素藥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嚴重時口服氯雷他定等抗組胺藥物。
真菌感染引起的脫皮常伴指縫糜爛或甲板增厚。確診需進行真菌鏡檢,可外用聯苯芐唑乳膏,合并細菌感染時配合莫匹羅星軟膏。日常需保持手部干燥,避免與他人共用毛巾。
若脫皮面積持續擴大、出現滲液或發熱,需警惕猩紅熱、川崎病等全身性疾病。建議盡早就醫排查鏈球菌感染或血管炎性病變,必要時進行血常規和免疫學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