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皮垢通常可通過日常清潔和藥物治療改善。包皮垢主要由包皮內板分泌物與脫落表皮混合堆積形成,常見于包皮過長或衛生習慣不良者,嚴重時可能合并感染需藥物干預。
日常護理以溫水清洗為主,每日輕柔翻洗包皮內外板,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劑。合并炎癥時可選用以下藥物輔助治療:聚維酮碘溶液稀釋后沖洗、莫匹羅星軟膏抗細菌感染、克霉唑乳膏抗真菌感染。藥物使用需在醫生指導下進行,不可自行調整用藥方案。
包皮過長反復引發包皮垢堆積者,建議泌尿外科評估是否需包皮環切術。若出現紅腫熱痛、排尿困難或異常分泌物,提示可能繼發感染,需及時就醫進行病原學檢查。嬰幼兒包皮垢處理應避免強行翻洗,建議兒科專科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