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結束后又出現陰道出血可通過調整生活方式、藥物治療、激素治療、手術治療、中醫調理等方式處理。異常出血可能與內分泌失調、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宮頸病變、凝血功能障礙等因素有關。
1、調整生活方式
保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減少精神壓力。經期避免劇烈運動,注意會陰清潔。飲食上增加富含鐵元素的食物如動物肝臟、菠菜,避免生冷辛辣刺激。記錄出血時間和量有助于醫生判斷病情。
2、藥物治療
在醫生指導下可使用氨甲環酸片改善凝血功能,屈螺酮炔雌醇片調節月經周期,宮血寧膠囊止血調經。藥物需根據具體病因選擇,如子宮肌瘤引起的出血可能需要米非司酮片縮小肌瘤體積。
3、激素治療
針對黃體功能不足導致的出血,可遵醫囑使用黃體酮膠囊。多囊卵巢綜合征患者可能需要炔雌醇環丙孕酮片調節激素水平。用藥期間需定期復查激素六項,觀察子宮內膜變化。
4、手術治療
宮腔鏡下子宮內膜息肉切除術適用于息肉引起的出血。子宮肌瘤剔除術適合有生育需求的肌瘤患者。宮頸錐切術用于高級別宮頸上皮內瘤變。術后需預防感染并定期復查。
5、中醫調理
氣血兩虛者可服用烏雞白鳳丸,肝郁氣滯型適用加味逍遙丸,血熱證可用固經丸。配合艾灸關元、三陰交等穴位,或耳穴壓豆調理。需辨證施治,避免自行用藥。
建議穿著寬松棉質內褲,每日清洗外陰但避免陰道沖洗。出血期間禁止性生活及盆浴。可適當補充維生素K和維生素C增強血管彈性。若出血持續超過7天或伴隨頭暈乏力等貧血癥狀,應及時就診婦科完善超聲、激素水平等檢查。長期異常出血可能影響生育功能,需早診斷早干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