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中藥養生,相對于西藥來說,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都更愿意接受中藥了。中藥確實對人的身體要好一點,比如針對退熱來說,蠶沙、陳皮等都有很好的清熱護脾等作用。
很多人都說中藥比較苦,味道很重,有的人還是不是很接受中藥的味道,但是俗話說的好,良藥苦口,其實中藥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像人們發熱發燒都是很常見的一個事情,特別是對于小孩來說,體質比較差,抵抗力不是很好,會經常感冒發燒,如果總是吃西藥的話其實是會使孩子的抵抗力變得更差的,所以中藥的作用就完全不一樣了,中藥主要是能起到一個調理的作用。問題來了,退熱最快的中藥有哪些呢?具體舉例如下:
中藥類退燒藥可以分為單藥提取物(例如柴胡注射液、羚羊角注射液)以及復方制劑(如麻黃湯、銀翹片及清開靈注射液)等,有湯藥、中成藥及注射液等劑型。 中藥柴胡、羚羊角具有明確的退熱作用,由其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制成口服液或者注射液,有抽搐危險的低熱病人。這類藥物起效較快、作用緩和而持久,一般不會導致大量出汗等后果。臨床上適應癥比較廣泛,當病情急重時多選注射液靜脈使用。
目前常見的感冒多發生在受涼或受風后,除了發燒,還常有怕冷、怕風的表現,并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癥狀。可以選用感冒清熱沖劑、正柴胡飲等。這些藥物均有辛透散邪的功效,可以實現中醫所謂的“驅邪外出”,用藥后體溫可以下降,并伴有其他癥狀的好轉。 對于外感風寒所致的高熱,可采用麻黃湯散寒解表、驅邪外出。 安宮牛黃丸、紫雪丹、也是臨床常用的退熱之品,安宮牛黃丸常用于高熱伴神志昏迷的病人,紫雪丹、至寶丹用于小兒高熱,尤其是伴有驚厥時。 患者服用此類藥物后會微微出汗,要注意保暖、避免風寒及再次受涼等。而且要多飲水,及時補充體液。治療期間應保持清淡、營養豐富的飲食,如菜粥、蛋羹等,不要吃辛辣油膩及生冷之品,防止因飲食不節而加重病情,或使病情遷延難愈。